(通讯员:程欢)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之际,为深化学生对中秋文化内涵的认知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,10月6日,文化旅游学院精心策划并在18栋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开展了“花好月圆,情满中秋”主题活动。从溯源中秋到情感分享,从诗词赏析到晚会观赏,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秋魅力,共叙团圆温情。
溯源中秋:解码传统节日的文化基因
辅导员程欢老师通过“中秋文化讲堂”开篇,用图文和视频带领大家回溯中秋节的千年源流——从《周礼》中最早记载的“中秋”一词,到唐朝初年成为固定节日,再到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的历史脉络;从“嫦娥奔月”的神话传说,到古代帝王祭月、文人雅士“牛渚玩月”的典故,生动展现了中秋节从古老祭祀习俗到全民团圆庆典的演变历程。程老师还特别结合文旅专业特色,解读了中秋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,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节日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创新传播路径。


文化分享传情:共叙藏在时光里的中秋记忆
月光渐浓,师生围坐一堂,一场以 “中秋故事”“家庭回忆”“校园情思”“未来期许”为主题的分享会温情开启。大家卸下拘谨,将藏在心底的中秋印记娓娓道来:有同学回忆童年时与家人围坐庭院、切开月饼时的香甜,长辈讲述中秋传说时的温柔语调,满是团圆的幸福感;有同学提及,去年在校园过中秋时,室友们买了不同口味的月饼,围坐在宿舍阳台看月亮、聊理想,那份异乡的温暖至今难忘,简单的话语里满是成长的感动。分享期间,掌声与笑声不时响起,中秋“团圆”“思念”的核心情感在互动中不断传递,文化共鸣的温度在校园里悄然升温,也让异乡求学的学子感受到了“校园即家”的温暖。


赏晚会品诗词:让文化底蕴浸润心灵
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”,在温情的分享过后,在场学子集中观赏中秋主题晚会。晚会现场,经典中秋诗词与现代歌舞交融,悠扬的歌声与皎洁的月光相映,让“天涯共此时”的文化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扎根。其间,活动现场还穿插了中秋文化知识互动环节,结合此前讲堂中提及的“中秋由来”“宋代赏月习俗”等内容,设计了趣味十足的“猜灯谜”比赛,现场欢呼声不断。在轻松的互动中,学子们对中秋文化的认知再次深化,也让传统知识变得更加生动鲜活。


此次“花好月圆,情满中秋”主题活动,既是文化旅游学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,也是学院“以文化人、以情育人”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。学院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,搭建更多文化体验平台,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。